为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教育集团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曹杨中学教育集团2024学年德育论坛于6月23日下午在上海市曹杨中学举行。曹杨中学附属学校魏佳杰、曹杨中学田秦秦主持论坛。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陈镇虎、上海市曹杨中学党总支书记刘滢、曹杨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琳、曹杨中学副校长郑琦峰、曹杨中学副校长叶玲、曹杨中学附属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顾红霞、曹杨实验小学副校长周建晟出席活动。
上海市曹杨中学杨旭班主任工作室团队带来了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工作室主持人杨旭老师立足现代班主任新角色,分享了工作室通过理论筑基、挖掘班级特色文化载体、组织 “带班方略设计工作坊” 等方式,解决班级管理同质化、育人工作碎片化、德育队伍年轻化问题的经验。
余靖老师以艺术教育为载体,打造“青春留声机”文艺共创工程。学生自主改编班歌、创作微电影,用艺术语言重构班级记忆,形成“MUSIC”五维育人模型(动机激发-团结凝聚-成果共享-持续创新-文化浸润),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实现了情感联结、价值传递和成长见证。
王心怡老师分享了 “在集体中唤醒完整的我” 的带班育人方略,设计三阶段育人路径,从低年级“家务劳动成长档案”到高年级“生涯规划工作坊”,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多场域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力与责任感。
上海市曹杨中学刘琳琳、林旻、顾晓姝三位老师在微论坛中,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了如何让主题班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激发学生思考。老师们提出三大实践法则。选题精准:源于真问题,激发真思考。主题班会应从学生“真问题”切入。如以自习纪律争议设计“自由与规则”辩论会,通过角色扮演深化责任认知。体验激活:学生是主角,体验即教育。班会课可以通过用技术赋能情感共鸣。例如AI生成未来职业形象,在沉浸式体验中衔接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记录自己的手机使用情况,将个人体验具象化,链接理性思考。长效闭环:主题班会的原则是“解决一个点,延续一条线”。课后应当推动感动转化为行动,例如“责任打卡21天”行动、“个人进步榜”,通过自评互评机制形成持续激励。
曹杨实验小学沈佘佳老师和曹杨中学卓立老师分别讲述了自己在教育历程中的动人故事。沈老师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以黄文秀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微光",结合"云上走红途"红色研学,将革命先辈与黄文秀精神达成共鸣。学生从“独善其身”到主动关怀独居老人,印证“善举无大小,皆可铸魂”。卓老师聚焦家庭教育指导,讲述了学生小秋在家庭高期望下迷失自我,又在家校共同协作下找回自信的故事。通过多管齐下,邀请家长参与教育讲座、建立“亲子沟通语言模板”,最终促成父母教育理念转变,让书桌成为亲子间的情感纽带。
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陈镇虎对老师们的交流分享进行了专家指导。陈老师高度肯定了集团校德育工作持之以恒的深入开展,从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新三件”角度出发,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专业的指导意见。鼓励老师们以成长思维,沉下心来从哲学思考、逻辑自洽的角度,完整理解并表述自己的育人思考,在过程中积淀成为优秀乃至卓越的班主任,在未来工作中再创辉煌。
曹杨中学附属学校姚婉盈、陈璐、王娅雯、张璇四位老师分享了家校共育的经验与思考。从真实案例出发,现场邀请老师进行案例分析与模拟。曹杨中学附属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顾红霞对老师们的回答进行了点评,以“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有问题就没问题,没问题就有问题;怕麻烦就有麻烦,越麻烦就没麻烦”三句话指明家校沟通的有效方式,引导建立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良性沟通循环。
曹杨中学黄贝沁、杨雅婷、丁慧婷、曲美洁老师共同探讨了导师与班主任工作的区别和原则,强调导师要关注日常细节,抓住教育契机;保持家校沟通,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班主任协同互补,形成育人合力,从“经师”跨越到“人师”。生动的情景演绎展示了导师日常育人中的温情与力量。
曹杨中学附属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顾红霞、曹杨实验小学副校长周建晟为曹杨实验小学优秀班主任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陈镇虎、曹杨中学副校长郑琦峰、曹杨中学副校长叶玲为曹杨中学第三十届“育苗奖”育德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教师颁奖。上海市曹杨中学校党总支书记刘滢为获得2024年普陀区家庭教育指导微视频征集活动一、二等奖的教师颁发证书。
曹杨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琳为活动总结致辞。杨校长高度肯定了教育集团德育论坛对集团校德育队伍培养、德育品质提升、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表达了衷心感谢。杨校长以“深耕·破局·致远”六个字总结感受。深耕指集团校对德育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曹杨中学持续开展三十届的“育苗奖”,曹杨附校、曹杨实验小学定期开展的德育论坛与交流,是教育集团长期以来坚持育人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写照。破局指教育集团的成立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作为上海市首个以特色普通高中为牵头校的教育集团,曹杨中学教育集团构建环境素养培育特色引领的紧密型教育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教研、活动共办等形式,打破学段、学校壁垒,构建小初高一体化的德育共同体。致远则是三点未来展望:1.强化德育研究,擦亮特色品牌;2.深化资源共享,推动一体化发展;3.推动评价改革,激发德育活力。为曹杨中学教育集团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此次德育论坛为集团校全体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虽然论坛已落下帷幕,但德育的探索永无止境,全体教师将继续怀揣 “德以致远” 的信念,在 “育见成长” 的道路上并肩前行,用爱与责任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