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学校简介 >今日聚焦

2024年度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教研项目启动与培训会议在曹杨中学举行

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为适应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教研工作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牢重点问题展开研究,发挥教研工作的专业引领和支撑作用。新时代教研工作应充分领会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聚焦“双新”推进和新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落实,把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通过精准、优质、高效的深度教研活动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提升教研活动品质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024年3月20日下午,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教研项目启动与培训会议在上海市曹杨中学举行。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院长王洋,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胡俊,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陆伯鸿,上海市小学自然教研员赵伟新、综合教研员张新宇、赵雪晶,以及新教研项目学校代表、曹杨中学教育集团校教师代表等参与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小学科学与技术、初中科学教研员沈慧丽主持。

胡俊表示,教育高质量的发展,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育人才队伍来支撑。区教育局与教育学院非常重视区级教研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校级教研的指导和服务,通过系列化、深层次、高品质的教研活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曹杨中学教育集团在新教研项目研究的探索实践中通过教研新样态的研究实践和集团内外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协作下,建设了一支优质的教研组队伍和教师队伍,构建了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式的特长学生培养的新模式。希望市、区、校能继续增进合作,助力区域、学校教研工作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曹杨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琳作题为“高品质教研赋能思维成长课堂——曹杨中学深度教研的校本实践”汇报。她表示,学校在探索研究中认识到,有效教研的两个关键要素是适切的教研主题和教师的深度参与。因此,学校基于教学真实问题,确立适切教研主题,并系统设计教研行动,激发教师深度参与,由此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课堂生态的不断优化、教研机制的持续完善。

陆伯鸿作题为“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与教研模型”的专题报告。他首先解读了新教研项目的价值与定位。强调新时代的上海教研是“新教研”,特点是上海教研走向深度,研究的着力点是校本教研。基于此,他借用氢氧化合反应方程式,生动阐释了“化合反应”课堂模型,并以物理学科中“光的反射”单元为例,分析了“股绳”教学设计模型的实践应用,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单元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积极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他以读“图”的方式生动地描述了教研活动“燃烧”的样态,解读了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链式反应”模型,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于高质量教学,高品质教研的认识与理解。

张新宇作题为“高阶教学的关键特征与实施路径”的专题培训。他解释称,高阶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理解学科本质与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育人为目的,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建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互动过程。他详细阐述了高阶教学的关键特征,并提供了高阶教学融入新教研的路径和方法建议。

赵伟新作题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小学科学高阶教学初探——‘情境—活动’课堂实践模式初探”的专题培训。他介绍了小学科学教学数字化的实践应用,即通过专用的数字化信息控制系统,以单元为单位,实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和作业辅导的数字化。充分利用数字化学科教学中一切可数字化的信息,重构课堂教学结构形态和运作模式,赋能小学科学高阶教学,开辟科学教育的新价值。

赵雪晶作项目研究方案解读。她回顾了前两轮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组与项目学校共同探索出的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研支持路径、方法和策略。她指出,新一轮新教研项目研究将引入更多的“教研新质生产力”,以促进素养导向下的高阶教学为目标,聚焦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展开实践研究,应用深度教研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等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教研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诊断改进,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打造高品质的教研,促进校本教研走向内涵深度的发展。

王洋作活动总结。他表示,新教研项目启动以来,在市级项目组和各区、各校、各学科的共同协作下,开展了以项目驱动教研的行动研究,实现了教研成果到教学实践转化的循证研究,构建了市、区、校协作共研的教研机制,切实将深度教研理念落实到学科教学实践再凝练成为学校教研成果智慧。对标新时代教研工作要求,新教研项目研究将立足于以下三方面。一是以促进素养导向下的高阶教学为目标来开展教学研究,结合高阶教学的特征要素来设计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应用“课堂与教学设计模型”来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二是优化深度教研活动的操作要点、实施流程与推进策略,丰富教研场景,校本化教研工具,促进教师深度的“教”和团队深度的“研”,提升教师研究水平。三是搭建信息化教研平台来实现教研工具信息的同步采集、分析和诊断,引导教师去关注教研过程的成果积累和共享,促进基于活动评价的教学改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水平。

期待通过项目研究的推进,各校在先进思想指导下,从教研目标、内容、过程、方式、技术,到机制、环境、评价等方面构建支撑高质量课堂和教师高质量发展、充满创新活力的教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