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10上海市曹杨中学推荐的长征镇第十七届未保“两法一条例”宣传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征文

2018-06-19  作者:上海市曹杨中学管理员

上海市曹杨中学推荐的长征镇第十七届未保“两法一条例”宣传月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征文

 

“看直播乱打赏”反思未成年人保护的漏洞

上海市曹杨中学 管梅芳

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一种新兴职业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那就是主播。形形色色的主播在各个直播平台上圈粉无数,粉丝可以通过各种支付渠道对自己心仪的主播进行打赏、送礼等行为,成为了当下较为流行的娱乐新模式。

然而,一则《女儿打赏主播,半月花了数万元》的报道,却让人不得不反思这种新的娱乐模式,对于诸多处于生理、心理成长过程中的未成年人群体,究竟是福是祸?而直播的横空出世,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心怀不轨之人的诈骗、诱惑的侵害,又该如何界定与监管呢?

无独有偶,徐州一名16岁的高二少年,为了打赏“女主播”,先后从其母亲银行卡里偷偷划走了近40万元,被媒体曝光后,“女主播”拉黑并删除了少年的联系方式,男生才明白被骗。据统计,每10个直播用户中,就有1个是青少年。年龄分布上,小学生(12岁及以下)占52%,中学生(1315岁)占45%,高中时(1618岁)占3%。且年龄越小的用户,打赏越多,一半以上掷重金打赏的未成年人是小学生。打赏金额从2770元至40万元不等,平均金额达6.8万元。许多的调查是建立在冰山之上的,而冰山之下的“打赏风波”则更不为人知了。

仔细分析事件的本质,其实透露了当前社会未成年人对虚幻的肥皂泡的追求,是一种心理病态的虚荣。熊孩子们通过打赏得到主播的夸赞,投入进去的却是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但换言之,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掉入直播打赏的陷阱,是成年人,是这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都要思考的问题。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以YY直播平台为例,用户自行申请成为YY平台主播,需要年满16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若要申请成为主播,则需要实名认证,并且监护人需要对未成年人的直播内容进行监管。看似齐全的条例规定,却仍然避免不了未成年人在直播时容易受到观看者、打赏者的利益诱惑。就是在YY直播平台,爆出了10多岁女孩直播换衣服的不雅视频,事件背后既透露出平台运营存在的漏洞,也暴露了未成年人对自我隐私、权益和安全防范意识的薄弱。

此外,更为多数的是坐在电脑前的未成年人。他们作为打赏者、观看者,没有平台与监护人的监管,心智的不成熟直接造成了打赏闹剧的发生。按照去年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不管是主播还是围观直播的人,直播平台都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其进行实名认证。然而,如此多的未成年人成功注册为网络直播平台用户,到底是通过何种途径,是冒用父母的身份证,还是该直播平台压根就没有实施实名注册规定?

事件发酵后,不少网友将“天价”打赏指向熊孩子太任性、家长管教不力。但仅仅责怪家庭监管不利,显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是社会管理的难题,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不可避免的存在立法工作滞后、监护监督出现漏洞、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如打赏这种利用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盈利模式,背离了一个行业发展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针对未成年人打赏行为应当单独立法,明确直播平台的责任,加强监管,对未成年人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或维权机构,建立强制举报制度,加强网络媒体的公众监管力量。另一方面,也要加大社会、家庭与学校在直播这一新兴产业上的关注与教育力度,明确各方责任,不让伸向未成年人的贼手有空子可钻,构筑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坚固防线。

直播这一新生事物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是好是坏,并非仅靠打赏一事就能定论的,毕竟一个优秀的直播平台也同样能够带给未成年人良好的网络社交与学习氛围。但怎样去构筑一个绿色、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让网络直播不仅仅是打赏的代名词,需要社会各界对这个行业的规范监管、对未成年人消费理念的正确培养。少年强则中国强,保护好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就是对国家未来的保障。

 

 

 

 

家庭精神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角色

上海市曹杨中学   王世琴

日前,“红黄蓝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教师刘某某因部分儿童不按时睡觉,遂采用缝衣针扎的方式进行“管教”。这一则新闻不仅将涉事单位和个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更是又一次让大家关注起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作为一部专门法,青少年保护条例的前身《少年法庭法》自1899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诞生。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青少年法。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保护者的角度来看,可分为自身保护和社会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公众最经常关注的就是社会保护,例如文章开篇所提到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就属于社会保护中的学校保护层面。然而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精神保护扮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们往往关心未成年人的身体是否受到侵害,却经常忽略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案例:

A同学在初中阶段学习时就存在偏科现象,中考发挥失常并未考进理想的学校。进入高中后,偏科现象进一步加重,表现为语文、英语等文科科目成绩优异,数学、化学等等理科科目学习困难,并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表现为逃避学习、不交作业,由此产生恶性循环。曾经在上学途中一度情绪崩溃,哭着表示就是不愿意上学、不愿意做作业。A同学的社交范围较为狭窄,比起在现实中的社会交往,更偏向于在网络上与陌生人沟通,在班内自述没什么朋友,回家也不和父母说话。经过走访了解,发现A同学的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在A同学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物质上尽一切可能满足她的要求,但是对她精神上的关心不够。对于A同学的成长也没什么要求。只有当老师向父母反映问题时,家父母才会关心A同学的在校表现。

案例分析:

这是一则较为典型的家庭精神保护缺失的案例。A同学的父母看似尽到了抚养义务,但只满足物质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的许多地方性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都对家庭保护有所规定。这些条例规定了父母或监护人要保障未成年人或被监护人受教育的权利,为他们提供学习经费和必要条件,要求父母或监护人应以健康的思想、正确的方法和自身良好的言行影响和教育管理未成年子女或被监护人。

A同学的初中同学在中考后都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而自己却进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学校。她自认为自己非常努力,但是平时的努力并没有在考试成绩中有所体现,感到沮丧,没有学习动力。而实际上和班级其他同学相比,A同学的努力程度远远不够,谈不上吃苦耐劳,似乎难以适应高中阶段的高强度学习。父母察觉了A同学对新学校新环境的不适应,但是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并没有帮助A同学及时调整好中考失利的心态,也未就此话题与A同学展开良好的沟通。原本应该可以奋发图强、掀开学习生涯新一页的A同学,因为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精神层面的沟通,导致偏科现象变本加厉、社交障碍等现象的恶性循环。

作为班主任,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又分别听取了A同学及其父母的陈述。制定了如下方案:

1、建立A同学的心理档案,并上报给学校心理老师,并向心理老师寻求专业帮助(在A同学本人不反对的情况下,预约心理咨询);

2、根据A同学的兴趣爱好(绘画),组织了班内的宣传小组,负责每月的黑板报和其他宣传活动。使A同学多多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和同学的交流并渐渐融入班级;

3、约谈家长,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建议家长在家庭教育上要多关心孩子的精神层面)

4、和家长一起持续性地关注A同学在家、在校的表现;周期性地向家长反馈A同学的在校情况,促使家长对孩子有更多地关心。

家庭教育在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精神保护更是未成年人保护中重要的环节。我们应引导家长重视未成年人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个性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为此,家长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的好老师、好朋友,使孩子真正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进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你的成长,我看得见

上海市曹杨中学 徐伊雯

高一的九月,一切都是新的。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校,新的课本。面对全新的环境,各种的适应与不适应也都需要重新开始和面对,当然也包括我在内,一个需要角色重置的我,换学生的角色为教师的身份,站立三尺讲台,每天围着学生的成长的所有问题转,我需要学习从容面对,因为我深刻地知道,学生需要一滴水的灌溉,老师需要一桶水的储备。青春飞扬的学生与一个年轻班主任的学校生活的各种面对拉开了帷幕。所以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发展,于我有兴奋又有忧愁,所以我对学生说:“你的成长,我看得见。”

记得刚开学不久的某日清晨,看到QQ上小A将近凌晨给我发的QQ,说想要转班,我当时很是吃惊。身为班委,小A平日做事相当积极主动,也很有想法,为什么突然提出想转班,更何况才开学,同学们也都是在相互熟悉的阶段。我先在空间里看了学生的动态,又去询问了其他可能知情的同学大致情况,对于整个事件有了一定了解,主要是由于小A和班级中另一位同学小B闹了矛盾。小B在同学群中让小B把群主让给班长,小A觉得小B又不是班长,若是班长来要,自然就会给。但小B就让小A在班级同学群里有些难堪了。心理不舒服,自然携手一挥,自己就是不想与他在一个班集体,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主观意愿比较强烈。在与他个别谈话时,我也推心置腹地讲了以下想法:作为一个新集体的建设和诞生,相互熟悉和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渐入高中的门槛,每个学生在心理上对新集体有新期许,新盼头,所以每个个体在班级建立初期的阶段对于班级都要有好的归属感,一个新集体,一个新的大家庭,能快快融入新集体,保留个性,张扬个性。当然我作为班主任也会努力为各类学生各个阶段铺设自我发展所需要的平台,服务学生所需要的成长储备。两天后小A的情绪缓和了,早晨进教室时他看到我,瞥了下嘴,对我笑笑,脚步轻盈走到自己的座位,我想他放下了一个想要转班自我,踏实地做起了一个新的自我,因为我也对他说:“你的成长,我看得到”。

新的集体有新鲜感,到处都是新的对象。当然同学对于新的班级的感知,熟悉热爱,奋斗,响应,这都需要一个过程,有的人领会和实施的时间会长些。因为班级归属感是学生对班级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有归属感表示有安全感并 认同爱你之人的感觉,有集体感。安全感包括被照顾、被保护的感觉。归属感的增加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疏离感,而且能够积极地影响学生的自信、自尊、 自我控制以及责任感。因此好的班风也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班级归属感。班级归属感就是学生对班级环境和班级 教师、学生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对自己能够成为班级或班级的一员感到高兴;认同学校的教学及其各种发展目标,愿意通过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来促进其发展。建立好的班集体,我也是煞费苦心,联络各科教师在班级活动,联系家长,教育所有的学生与科任老师的协调与配合,“亲其师,信其道”,能让班级在一段时间后各方面协调发展,细到早晨各科作业的收交,值日生的课间擦黑板,放学后的值日生,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个性化辅导,成绩的起伏等等。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高于男性学生;Anderman在一个追踪研究中发现:班级归属感随着在学校的时间越长,学生的归属感呈下降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说:归属感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动态的、处于变化之中的。在学校中主要是师生与生生之间的相处了。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时,我认为需尊重老师。一方面是尊重老师的人格,另一方面是尊重、理解老师的劳动,也应坦诚交流,学生也可以坦诚地指出老师在课堂内外出现的差错。更要关心老师,学生对老师的关心,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和激励,“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在后一层面上的要求境界就较高了。因为现在的高一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的意识较强,个性独特,家里是唯我独尊,而对老师的感情需要时间的磨练。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老师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情,保护他们的生活隐私。这一切爱学生是前提。当然,学校生活中不免会有一些矛盾发生,作为教师,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能简单地用粗鲁的方式处理,而应本着学生发展的眼光来循循善诱的讲道理,让事情能缓和地处理,更能让学生有一个再认识问题的高度体会事件本身,也应站在别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感受,比如手机的问题等,怎么用,何时用,怎样与周围的人联系好感情,查阅个人的所需资料,帮助做好学习上的参照。所以当一 个班级的归属感特别高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感到了很强的归属感,爱这个班级,愿意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能够替他人着想,班级让他自豪,每天进入班级心情很舒畅,有利于学习进入好状态,好模式,好效率。

学生的发展每天都是新的,作为教师,我也本着每天都是新的姿态来对待学生,同学习共发展。爱学生,尊重他们每一个个体,在青春的美丽年华谱写美好

篇章,我也期待他们各方面的成长,呼唤:“你们的成长,我看得到”。肯定与鼓

励各阶段长足的表现,在有好的归属感的班集体中,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成长为美丽的新时代高中生,为今后高年段的生活打好扎实基础。

 

 

 

 

 

 

 

 

 

 

 

 

 

 

 

 

 

 

 

 

 

 

 

 

 

 

 

浅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护

上海市曹杨中学 张楚依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孩子们得以接触到太多可能会负面影响、误导甚至伤害他们的因素。如何在纷繁复杂而开放的环境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又使孩子们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而成长,不至于因噎废食,这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一种保护和放任间的平衡。

高中生从年龄上来说,是未成年人中较为成熟的阶段;从教育经历上来说,学习能力是得到基本肯定的。所以高中生身体发育成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在思想与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

他们在与父母之间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通过反抗期走向自主自立。以父母为榜样的态度不再继续,而是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对父母的依赖减少了,反抗情绪增加了。与老师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权威性形象演变为辨证的看待老师,开始对老师评头论足。

尤其是人际关系迅速发展。首先是在与同伴的关系上,他们渴求一个能够倾吐烦恼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这种情况下,小学初中那种人数较多的团伙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了,交友范围开始缩小,深交的好朋友的数量开始减少。选择朋友的标准有志趣相投、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互相理解这几种。

而这一时期的在缩小挚友圈的同时,集体意识同样也在班主任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但这种集体意识往往不等同于班集体的全部成员,集体关系中也存在许多无原则的“义气”,可能有意无意间的冷落、排斥和孤立伤害到个体未成年。

比如班上有一批初中直升上来的学生,男生人数较多,可能和其他新进同学融合得比较好,开学没几周就打成一片,氛围比较和谐;女生人数总体较少,平时学习生活中并没有不和谐的迹象。初中直升上来的三位女生当中有一位女生小佳明显性格比较外向,开学以来积极认识新同学,和老师间的关系也比较好,作为课代表她会帮任课老师整理桌面,作为班干部她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但是有一天体育专项课的时候,小佳到办公室来倾诉她人际关系遇到的问题,以及从中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当时她的情绪非常低落,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要转班,在这个班级里过不下去了”。

经过了解,起因是班级里一些“八卦”传到了老师耳朵里,该“八卦”当事人小月认为是和老师关系比较近的小佳“通风报信”,所以小月和她身边的朋友开始疏远小佳。而事实是小月的朋友在聚众闲聊“八卦”的时候,没有注意周边环境,老师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小月本人也在场。所以被误解的小佳感觉非常不公平和无奈。

另外两位一起从初中直升上来的朋友,人际关系比较封闭,两个人同进同出,曾经“劝”过小佳不要和新同学走得太近。可以说这样的言语对小佳而言非但起不到积极作用,可能恶化女生当中“老曹杨”与“新曹杨”之间的关系。

对于这一事件,首先肯定的是小佳积极求助于老师进行心理层面上的沟通,并且从头至尾没有提出让老师介入。但是小佳面对人际关系难题甚至是伤害的时候直觉选择逃避。让人不免想到在学生群体中,很可能有更多的孩子在默默承受来自同学间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伤害,如何正确引导、有效保护学生免受心理伤害的同时,磨炼学生心志和抗挫能力,是教师在未成年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刍议

上海市曹杨中学   董思雨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因此,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自然应当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和学生的深入接触,本人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已经有了直观的感受以及初步的设想,对于今后的未保工作也有一定的想法与思路。

在工作过程中,我了解到同学小z,由于初上高中,面对陡然上升的学习强度,心理准备不足,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尤其是面对数学学科难度的加大,自觉已经十分努力但仍得不到理想结果,再加之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因此据家长反映经常躲在房间里偷偷哭泣,但在人前又表现出泰然自若状,显得并无异常。针对这种情况,本人秉持着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进行了介入。

第一,我并没有针对z同学心理压力过大这一问题直接就这一主题与其对谈,而是将这一反馈记在心中,平时注意观察、密切留意,意图通过“旁敲侧击”、“迂回包抄”的办法对其进行鼓励,让他释放压力。第二,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注重发现他的闪光点,比方说z同学虽然数学成绩不理想,但是文科方面表现优异,尤为擅长英语,因此,根据其特长,交付其相应的英语比赛任务以及相关文科比赛的任务,让其重拾信心,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第三,针对其数学薄弱的现状,与科任老师交流了解相关情况,根据其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鼓励与鞭策相结合,促进其学科进步。第四,平时通过一些零碎时间多与z同学交流,在看似零碎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其心态变化以及所思所想,在看似闲聊中潜移默化的向其进行一些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同时加以一定的心理疏导,使其打消了畏难情绪。

从总体来说,经过一系列潜移默化的工作,z同学最近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好转,以充分的劲头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高中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针对上述案例的经验与教训,我对于今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想法与思路。

首先,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视社会大环境因素,审时度势。我们每个个体都是社会人,学生自然也毫无例外,社会环境因素毫无疑问会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产生影响。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先单一的价值体系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各种不同思潮涌入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也日趋多元化。近年来,社会对于多元化的思想、价值观也更加包容,从之前的一种声音到现在的百花齐放。因此,各种思潮甚至一些错误思潮都在当前我国社会都能够有一定立足之地并有一定的市场;而且,当前社会不仅是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而且还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渠道空前发达,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让几乎每个个体都能够变成一个信息发布者,各种观点、各种声音都有其发布渠道,也都有其受众群体。而这些纷繁错杂的信息与声音很容易影响到价值观还未完全确立、缺乏甄别意识的中学生,稍不注意就会使未成年人误入歧途。所以,针对纷繁错杂的信息,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关注社会动态,引导学生加以甄别,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以免学生误入歧途。

其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着重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当前时代中学所特有的一些心理特征,唯有顺应中学生心理特征,做到因人而异,才能达到良好的未成年人保护效果。

独生子女作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产物,虽然在前几年国家已经对相关政策做出了一定的修改,但是独生子女依旧会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在校园之中。独生子女多自信且富有个性,普遍以自我为中心、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较强,然而他们的责任意识、独立能力、坚韧性与意志力较弱。所以,独生子女坚韧性与意志力薄弱的弱点很容易使他们出现畏难情绪,进而轻言放弃;他们也易受各种诱惑,进而出现误入歧途的可能。如果不加以针对性的引导,十分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此外,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已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他们期望别人把自己当作一个成年人看待并且已经产生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他们并不希望过多听命于教师、家长。然而他们看问题时候的观点、看法亦不是十分成熟。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丰富强烈,容易动荡,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因此,社会上、校园内发生的一些事件的发生可能会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情感,但是因为他们的情感还不稳定,既有可能做出英勇的举动,也有可能做出一些蠢事。

所以,在进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时候,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相应时段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顺势而为。比如针对z同学的事例,我就顺应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非“正面强攻”,而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既照顾了他的自尊心,表达对其能力的充分信任,没有激化他的情绪,同时,采取怀柔的方式对其加以引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注重家校合作、乃至社区与学校的合作。在z同学的案例中,正是孩子家长与教师的及时沟通与反馈,才能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毕竟家庭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也是尤为关键的,而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具有半外露、半隐蔽的特点,在学校里教师可能还不易察觉到异常情况,唯有家校紧密合作,乃至今后学校与社区紧密合作,这样才能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加行之有效的展开。

第四,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作为教师还要学法知法,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相关内容,如遇到相关情况,可以用法律武器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便是本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些浅显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所总结的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相关举措,希望对未来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所帮助。

 

 

 

 

 

 

 

 

 

 

 

 

中学生手机依赖心理分析与疏导

上海市曹杨中学 高一年级 李梦媛 2017.11.29

智能手机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行为也已经非常普遍,但青少年无节制使用手机的现象层出不穷,对其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学生来说,由于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更是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相关研究表明,65%的中学生认为离不开手机,中学生手机依赖者约为20%30%

那么,究竟何为手机依赖?手机依赖又称手机成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手机依赖是由于反复使用手机游戏、网络、拍照等功能,从而影响学习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的一种行为成瘾状态。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好奇心强且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易被网络信息吸引,沉迷其中并无法自拔,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使用手机,预防手机依赖,是班主任工作不得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为高一初始年级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因不合理使用手机影响学习,形成手机依赖。从开学初的新生教育到主题班会再到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时常对学生进行正确、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引导,明确了在校使用手机的规定和细则。然而,仍然有个别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的教育引导置若罔闻。

在临近开学的初高中衔接课程的最后一天,课程刚刚结束,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交代开学注意事项的时候,发现坐在靠近窗边第一排的小X同学正在使用手机,沉浸期中,丝毫没有察觉到我已经走到他的跟前。我再次提醒他,根据学校和班级的规定,任何时间在教室、走廊、校道等一切校园公共场合都不能将手机拿出书包,更不能公然使用。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公约,按照纪律要求,我对小X同学做出了没收手机,班主任代为保管到学期中期,视其学习情况及其他在校表现再确定归还日期。

关于在校使用手机的管理规定,已经明确告知学生多次,并反复对其进行了教育引导。然而,依然出现了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现象。由此,学生的手机依赖心理可见一斑。

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学生沉溺于手机?相关调查发现,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是消遣娱乐、上网浏览八卦新闻、视频聊天和语音对话、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小部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是为学习服务或便于与家人沟通。究其根本,我认为心理需求是影响青少年手机使用行为乃至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

高中与初中学习生活的较大差异,以及随之而来的繁重学业任务,重新创建人际关系群的压力,适应全新学习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警觉的、紧张的、忧虑的心理情绪。这会影响其手机依赖的形成,将手机作为自己情绪、压力的宣泄渠道,逃避现实。长期以往,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减弱,对问题更多地采取情绪性反应、更少地采取积极反应,从而导致学生不愿积极面对压力或问题,而是选择消极怠慢。

X同学在手机被没收的当天,找到我承认了错误,认为自己不应该违反校纪校规,在教室使用手机。紧接着,他提出了请老师归还手机的要求。首先,我对小X同学主动承认错误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但是并没有将手机归还予他。一方面,是因为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给小X同学以警醒,要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做到心中要有纪律。另一方面,想借此契机帮助小X同学减小对手机的依赖(家访时家长反映中考后小X沉迷手机,不听父母劝导),帮助其学会合理使用手机,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活动。

因此,引导和调控中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已是当前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首先,有关部门可否考虑在实名制手机登记过程中限定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网络范围,从源头上进行把控。其次,学校应该尽量细化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和细则,并对学生开展如何有效利用手机的教育宣传和引导,帮助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丰富自身的学生生活,发挥手机的正向作用;再次,家长和老师建立并保持有效沟通和配合,引导学生适度使用手机,提高自控能力,并疏导学生内心的困惑和疑虑。取而代之以其他娱乐方式,比如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充实自己的生活,合理宣泄情绪,营造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

出于刚刚所说的种种意图,我并没有将手机立刻归还小X同学,直到期中考试结束之后。在这两个月的学习生活中小X同学从刚刚开始纠结于老师不立刻归还手机,心有怨气,到后来的慢慢适应,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渐渐减小对手机的依赖,专注于学习,取而代之以其他健康、有趣的娱乐休闲方式。我和班级上的同学都看到了他的变化。

青少年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尚不能完全理性看待手机的正确使用问题,容易对其产生依赖心理。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